给小动物喂食
奉浦幼儿园 王将来
背景:
我们社区山坡上有块高低、坡度适宜的一块草地。我们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因地制宜创设了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以及运动特点的“给小动物喂食”拖拉游戏。我们利用山坡两侧的大树支撑一块上面预设了五种小动物(兔子、猴子、小猫、小鸡、小狗)的仿真动物,在山坡平地下投放了相应的食物(萝卜、香蕉、小鱼、小虫、狗骨头)。让幼儿通过用废旧材料制作的拖拉工具把食物运给小动物吃。游戏很受孩子们的喜欢。
实录:
轩轩是我们班的皮大王,他时不时跳跃的思维和敏捷的动作成为了我们社区野趣运动重点关注对象。
周三到了,轩轩一路拖着小推车得意洋洋的从幼儿园拖拉至定点的草地。他很是开心“王老师,你看我”他边说边拖着他的小推车在我面前演示他像风一般的拖拉技术。“轩轩,速度很快呀。不过如果小拖车能开的更稳些不翻车就好了。”他看了我一眼,貌似漫不经心的放了1根骨头嘴里嘀嘀咕咕“小狗我来了”拖至了山坡上。刚起步时候他速度很快到半山腰时候拖车翻车了“骨头”掉出来了,他小心翼翼捡起来放进去放慢了脚步,从直线距离渐渐迂回前进。顺利的给“小狗”喂到了“骨头”。他兴冲冲地跑过来对我说“老师、老师,那里有个泥坑,要慢点走的要不然骨头要脏的。”“对,那你刚才“骨头”就掉了一次了。”他点点头肯定的说“对的,上坡要慢点不要跑,就不掉出来了。”
反思调整:
在活动前,让孩子自己从幼儿园拖拉至山坡,自己搬运材料。我们打破传统的由教师来完成活动准备的工作模式,让他们主动地去尝试、体验。把游戏真正的还给孩子。
在很多活动中,我们会对皮小囡犹如保姆般担心孩子这个那个问题,会事先给他们很多假设性的安全、游戏问题。包的过多,但如上面的实录第一次我用语言方式给予他一些拖拉的建议,并没有命令、强求于他。给予他充分的自由、自主,轩轩通过自己观察、实践他获得了更为深入的认识。这时老师在及时适时的提升巩固认可他的认识。这才是在玩中学,学中玩。
调整:拖拉工具可以更多元,除了自制以外加入现成的小拖车更好。